赤壁市退役军人服务系统以思想引导、源头治理、多元服务为抓手,大力传承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率先在陆水湖办事处创建“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全力打造新时代退役军人服务的“赤壁模式”。该站设有退役军人谈心说事室、活动室、阅览室和服务站办公室,总面积200平方米,服务退役军人近2000人。71岁的老兵李柏弼拿着一张“退役军人服务意见卡”,为服务打了满分并有感而发:这个“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服务蛮贴心,不是花架子。
“饶老班长,有好消息向您汇报!您上次在谈心说事室所提的多开展活动的建议,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已采纳。”陆水湖办事处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汪华猛在电话中说道。针对退役军人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汪华猛积极向上级进行反映,局领导非常重视,并立即组织开展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永远跟党走”红色革命教育等系列活动。“没想到自己的小小建议落实这么快,有军人作风!不是空架子。”饶帮林说。
近些日子,汪华猛接二连三往退役军人家里跑,当来到71岁的老兵李柏弼家时,汪华猛的心被其贫困的家庭状况揪紧了。该老兵有着50年党龄,儿子和老伴均因病早逝,身边还有两个小孙子,目前身体多病,汪华猛拨通了退役军人健康服务中心电话,为李柏弼老兵联系好了健康体检,老兵感激不尽。
6月10日上午,蒲纺园区党工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桃花坪社区领导和工作人员,冒雨来到蒲纺桃花坪社区,先后走访慰问了退役军人、离休干部臧华、退役军人李新智,送去水果、慰问金,感谢他们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的贡献。臧华老同志说,“我因身体不好刚从医院出院回来,服务站和军辉关爱老兵志愿者服务队就上门来,帮我家清理杂物,陪我们聊天拉家常,让我和老伴非常感动。”
帮老兵们做些小事,对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来说太寻常了,也是“份”内事,努力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园区、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
以思想政治为引领
按照“三室”标准,高质量打造暖心温馨的“枫桥式退役军人之家”。 建立退役军人“谈心说事室”。包括“网上谈心说事”“当面谈心说事”两种类型。该室面向辖区全体退役军人及其家属。每周一为集中“谈心说事日”,其他时间也一样,由该退役军人工作站负责人召集接待;“网上谈心说事”,建立退役军人微信群随时关注和了解相关信息;“当面谈心说事”,由所属社区的主要负责领导和专干等随机走访,面对面收集信息。每一次“谈心说事”信息都由服务站工作人员采集记录,梳理后进行办理,办理情况由服务站负责人负责反馈。依托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打造退役军人党员活动室,开展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无职退役军人党员,鼓励其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等活动;对外出务工退役军人党员,定期跟踪联络,全面掌握其思想、工作及生活情况,确保“离乡不离党”。三是建立退役军人“阅览室”。阅览室的书籍经过精挑细选,内容涵盖军事、励志、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既陶冶了退役军人情操,提升了文化素养,也为再就业提供了知识储备。
做好四五六
通过实施“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四小工程;开展“五心”服务,即细心问需,真心帮困,信心谋福,耐心解怨,公心取信;推行赤壁退役军人“六个三”服务工作法,以“创建退役军人满意服务站”为第一目标;树立“事务围着服务转”“工作围着退役军人转”的理念;采取工作重心下移、学习不耻下问、走访调研下沉、信访活跃重点人员约访下访、改进工作作风下狠心、办实事解难事下大力的“六下”举措,化解矛盾、共治共享、服务退役军人。目前,人员思想稳定,据市融媒体公众服务监测满意度为100%。
近期,通过对辖区退役军人的接待、问题矛盾进行全面排查,统计接待业务3批次,共30人次,落实100%回复。及时掌握退役人员生活就业情况和家庭困难矛盾,协助办理业务,确保困难问题不出社区;利用微信发出就业服务咨询信息200多条,收集服务需求12项,已落实解决9项。为解决年龄较大的退役军人购物不便问题,专设了退役军人“爱心超市”,为其送货上门。
坚持下沉退役军人每家每户,建立双项联系和服务对象帮扶机制,将服务融入常态化走访、咨询、座谈、慰问中,变坐等“来访”为主动“下访”。集中收集退役军人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反映的问题集中落实跟踪服务,直到退役军人满意为止。
推动服务多元化
建设完善退役军人服务站法律援助窗口,每季度安排驻点律师轮岗到服务站共同举办法律服务开放日,为退役军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家门口”法律服务。深入开展“送政策、线上招聘、技能培训”等系列活动,惠及园区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企业。
接下来,赤壁将着手推动推广创建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创新性服务等亮点工作,切实把退役军人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解决在家门口,实现“矛盾化解在源头、问题处理在基层、关心关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