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赤壁市30名党员干部在长兴县委党校开启第五天的沉浸式学习。通过“专题讲座+实地研学+集中研讨”的课程设计,学员们聚焦长兴旅游发展历程,深入解码长兴旅游发展经验,为赤壁生态文旅融合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探寻新思路。
专题讲座:解码“无中生有”的长兴旅游密码
上午,长兴县委党校副校长项晓艳以《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长兴旅游》为题,生动剖析了长兴如何从“旅游资源匮乏县”逆袭为“长三角一站式旅游目的地”的蝶变历程。通过“太湖龙之梦”超级文旅综合体、顾渚旅游产业聚集区等标杆案例,系统阐释了长兴以“体制机制创新”破题、以“全域旅游”布局、以“产业融合”增效的发展逻辑。讲座中,“微改造、精提升”的绣花功夫、“政府搭台、市场唱戏”的运营模式、“文化IP+生态变现”的融合路径引发学员热烈讨论,为赤壁破解旅游资源碎片化、业态单一化等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现场研学:触摸“两山”转化的实践样本
下午,学员们走进“两山”理念实践一线,感悟生态价值转化的长兴智慧。
在总投资251亿元的“太湖龙之梦”项目现场,巨型文旅航母与太湖湿地生态相映成趣。学员们详细调研其“主题乐园+酒店集群+生态保护”的复合开发模式,探讨如何平衡大规模开发与生态保护红线,并就“政府如何精准服务重大项目落地”与相关负责人深入交流。
步入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石泉村,千年历史的四合院古宅与现代化文旅业态共生共荣。村干部介绍,该村通过“古建筑修复+家风文化挖掘+民宿集群运营”,村集体经济从2017年的不足20万元到2024年的1100万元,实现从“空心村”到“网红村”的华丽转身。学员们重点考察了村集体与企业合作开发的“文化展馆+研学基地”模式,对标赤壁古村落保护与利用短板,记录可复制的运营细节。
学思践悟:赤壁干部的“破题之策”
“长兴‘无中生有’的魄力令人震撼!”学员代表感慨,“赤壁坐拥三国文化、万里茶道源头、陆水湖生态资源,亟需以全域视角整合资源,打造差异化IP。”在晚上开展的集中研讨中,学员们结合长兴经验展开头脑风暴,围绕“赤壁三国古战场如何联动乡村文旅”“茶产业如何从卖原料转向卖体验”等议题,提出“以三国文化赋能生态资源”“深度挖掘三国文化,讲好赤壁故事”“打造具有赤壁特色的爆款文旅IP”等建议10余条。
问道太湖畔,取经谋发展。第五天的学习让学员们深刻体会到:生态文旅产业突破的关键,在于以创新思维打破资源依赖,以市场化手段激活内生动力。大家纷纷表示,将把长兴“敢闯敢试、久久为功”的精神带回赤壁,在“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实践中,奋力书写赤壁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通讯员:周奕妍
审核:吕蓉
编辑:李淑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