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毕畈村乡村振兴新画卷——记赤壁市税务局驻神山镇毕畈村第一书记何斐

在赤壁市神山镇毕畈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位身影,他忙碌于村落之间,一心只为村民谋福祉,为乡村振兴事业挥洒着汗水与热血,他就是赤壁市税务局驻神山镇毕畈村第一书记何斐。自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何斐怀揣着对农村工作的热爱和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全身心投入到毕畈村的发展建设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使命担当,书写着动人的乡村振兴故事。

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  

何斐深知,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驻村伊始,他便将加强党建工作作为首要任务。组织召开屋场会,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开展政策宣讲活动,让党的理论和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累计召开屋场会10余次,参与群众达300余人次。

提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质效是他工作的重要抓手。他精心策划每次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和个人剖析材料。通过一系列举措,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增强廉洁自律和遵规守纪意识,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提升。

巩固脱贫,防止返贫致贫    

“何书记经常来我家坐坐,了解生产生活情况,问寒问暖,及时为我们困难群众排忧解难。”该村16组脱贫户吴纯江告诉笔者。

毕畈村共有脱贫户51户,脱贫成果的巩固至关重要。何斐压紧压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将每一户脱贫户的情况都牢记于心。

他认真落实帮扶政策,确保政策全面落实到位。2024年,为24户脱贫户落实产业奖补,助力他们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实施“雨露计划”,帮助7户9人次贫困学子圆了上学梦;关注脱贫人口外出务工情况,解决他们的出行难题;安排公益岗位10户10人,让脱贫户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落实遍访工作制度,是何斐了解民情的重要方式。全年他走访脱贫户51户,独居老人13人,一般农户32户。每一次走访,他都带着真心和耐心,与村民们拉家常、问冷暖,实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村民们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都愿意第一时间找何书记倾诉。

在部门预警户的入户调查和识别研判工作中,何斐也毫不懈怠。全年共入户核查部门预警户105户次,每一户都认真核实情况,确保将真正需要帮扶的群众纳入监测范围。同时,他积极参与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按照省、市统一工作部署,对全村所有农户的家庭人员、劳动力人数、联系电话、地址坐标、收入与支出、务工信息等情况进行了一次集中排查,共排查873户3377人,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防止返贫致贫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毕畈村脱贫户整体收入水平稳中有增,无“应纳未纳”和“体外循环”的情况,脱贫攻坚成果得到了有效巩固。

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何书记和我及村委配合得很融洽,有些工作他督办,催着我们搞,效果很好,群众也满意。”村党支部书记毕继军这样评价何斐。

何斐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推进乡村建设,致力于改善毕畈村的人居环境,让村子旧貌换新颜。

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中,他积极作为。与村委一起研究配置了10名专职保洁员,购置卫生垃圾桶200多个,实行“门前四包”责任制。他和村委会定期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工作建议并督促整改。一开始,部分村民环卫意识不强,存在乱堆乱放、随意倾倒垃圾的问题。何斐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挨家挨户做工作;建立垃圾清运体系,及时收集、转运、处理垃圾;强化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分组包片,责任到人;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加大垃圾处理设施和人力、物力投入等一系列措施,逐步转变村民的观念和习惯。如今,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村子变得干净整洁,村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

在乡村道路建设方面,何斐也是不遗余力。与村委一起想办法、跑项目、筹资金,着力解决村级公路路况差,老百姓出行不便的难题。驻村一年多来,为3个村组新建进组公路3.5公里,为7个村组铺设砂石路共2公里,对2个村组进行了道路加宽。这些道路的修建和改善,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促进了农村公路与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村级自治方面,何斐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和党员带头作用,健全村级自治机制,加强村务监督和村级民主协商,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严格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让村民们真正参与到村子的管理和建设中来,提高了村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同时,认真开展“三资”专项整治,及时发现问题,完善管理制度,促进“三资”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为村子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为加强平安建设,何斐利用主题党日、屋场会、党员大会及微信群,组织村民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加强“黄、赌、毒”及电信反诈宣传,加强警示教育,增强村民风险防范意识。发放矛盾信访连心卡200多张,及时了解村民的诉求,化解处理村民矛盾纠纷,让毕畈村成为一个和谐稳定的乡村。

用心服务,解决群众难题    

“何书记来村后,能和我们打成一片,共同推动村里工作。”村干部小柳对笔者说。

何斐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找准职责定位,充分发挥指导、支持和帮扶作用,严格执行驻村工作纪律,认真落实学习培训制度、工作例会制度、驻村日志制度等工作机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他加强与村“两委”的联系、沟通和协商,做到遇事共商、问题共解、责任共担,帮办不代替、到位不越位。

在实际工作中,何斐积极参与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无论是森林防火、防汛抗旱,还是环境卫生检查、矛盾纠纷化解,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一年多来,他积极配合村委参与入户走访、政策宣传、两保征缴等各项村务工作;协助指导村委规范有关工作,监督村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工作建议,帮助村委改进工作。

在生活中,何斐也时刻关心着村民的冷暖。他当好“服务员”,为独居老人购米送油,帮助普通村民办理养老认证、社保缴纳、合同起草、证明出具、材料打印等琐事,他都积极参与,及时响应。当好“裁判员”,在土地流转、矛盾纠纷化解、低保评选、监测对象识别等方面,秉持公平公正原则,坚持按政策和制度办事,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不偏不倚,不徇私舞弊,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赞誉。当好“指导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经验,指导村委规范开展党建工作,加强标准化建设;帮助村委审核资料、修改文字材料、起草工作方案等等;遇到重大问题,与村委共商共解,积极建言献策,为村子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何斐在毕畈村的工作,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的责任与担当,成为了村民们心中的“贴心人”和“领路人”。

通讯员:袁俊

审核:吕蓉

编辑:程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