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融媒体记者 钟子豪
赤壁市湖北谈红鳝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谈火林,以自主研发的苗种繁育技术突破行业瓶颈,用3年时间将黄鳝孵化量从3000万尾提升至今年破亿尾,在田间里破译的“种业芯片”。
为突破鳝鱼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谈火林与农业农村部上海远洋渔业研究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7家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联盟,以联合攻关形成技术方案支持,建成2万平方米设施化温室大棚,配备10000多口网箱及室内恒温微流循环水网箱养殖系统。
湖北谈红鳝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谈火林:我们那个超滤把水通过三道过滤,就是灯光、杀菌、增氧,这个水的质量,达到了饮用标准,氧气含量超过每毫升8毫克。所以说我们的黄鳝苗的孵化率达到了80%多,出苗率也是80%多。苗的成活率也超过了百分之70以上。
作为省级特色产业科普基地,谈火林以自主专利技术为支撑,构建“线上 + 线下”推广体系:抖音账号累计播放量超500万人次,吸引全国100多名学员实地研习标准化育苗流程。该模式已带动2000多户农户实现增收,形成了“育好苗—教技术—保增收”的产业闭环。
湖北谈红鳝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谈火林:我们工作团队现在发明专利有3个,新型专利17个。我们23年产黄鳝苗孵化3000万尾,24年是7000万尾,今年争取是过亿尾。我们(培训体系)辐射面积有20000多亩,农民增收每一户接近5万元。
围绕湖北省“鳝七条”目标任务,谈火林正规划建设1000亩亲本培育基地破解野生种源难题,80亩深加工厂区开发预制菜品,探索利用高产卵量鱼类生殖环境优势的苗种产能提升技术。他介绍,科研团队正通过对比研究草鱼等鱼类的繁殖特性,开展黄鳝规模化繁育技术攻关。
湖北谈红鳝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谈火林:今年我们湖北省“鳝七条”,主要是增加20亿尾的指标,但是我们今年争取完成一个亿。我们现在增加了科技团队进来以后,课题就是借腹繁卵,就是说我们在另外一种鱼的,比如说草鱼,它可以产一二十万尾,但是黄鳝产卵只有几百尾,所以我们在“草鱼+黄鳝卵”上进行研究。
从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到养殖场的普及应用,这位农科带头人用3年时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养殖技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把科技写在田野间、让农民富在产业链”的使命担当。
通讯员:王雅洁
审核:王诚
编辑:程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