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赋能青春夜 赤壁青年夜校点燃学习热情

只需一杯奶茶的费用,就能在工作之余学习新技能、拓展社交圈——这已成为赤壁市不少年轻人的新选择。自2024年3月启动以来,由团市委主办的公益性青年夜校项目持续升温,成为赤壁本地青年群体中现象级的学习平台。

一课难求!夜校热度超乎想象

项目运行至今已连续开展49期,累计开设包括街舞、爵士舞、书法、古琴、模特形体、咖啡制作、烘焙等十几类课程。课程采取单次收费,均价维持在每课时20元左右,累计吸引超1000人次参与。其受欢迎程度从启动之初便可见一斑:首期仅65个名额,报名人数却突破200人。医护工作者汪文慧在参加书法课后表示:“相比市场高价课程,这里一杯奶茶钱就能让我从快节奏工作中抽离,享受书写的宁静。”

课程青年定!精准匹配兴趣需求

课程设置采用“青年点单”模式,前期通过线上社群广泛征集青年兴趣意向,经可行性评估后形成最终课表。这一机制确保了课程内容的高度适配性:活力四射的街舞、爵士舞为零基础学员提供释放压力、锻炼身体的平台;书法、古琴等课程营造宁静氛围,满足文化学习与心灵休憩需求。咖啡制作、烘焙等注重实操的实用技能课程也深受欢迎。

超低价背后:创新模式破解成本难题

维持超低价格的核心,在于一套创新高效的公益运营模式。共青团赤壁市委深度整合本地资源,与迪酷街舞、天乐艺术等10余家专业培训机构建立稳定合作,有效解决了师资与场地问题。同时,项目采用“自由拼团+人满开班”的灵活机制,根据实际报名人数动态成班,显著摊薄了运营成本。对于材料消耗型课程(如咖啡、烘焙、插花等),则通过集中采购与精细化管理严控成本,确保终端价格稳定在亲民水平。

效应初显:悄然改变青年夜生活图景

青年夜校的兴起,正对赤壁青年的生活方式及城市夜生态产生积极影响。项目为青年提供了工作之余充电学习、培养兴趣的新选项,促使部分群体从下班后“宅家刷手机”转向更积极地“主动提升”。基于共同兴趣的课堂,也自然形成了跨圈层的新型社交空间。在传统商业夜消费之外,夜校为城市增添了学习充电与文化体验的新维度,丰富了夜间活力内涵。

面向未来:探索可持续的“长红”之道

面对持续旺盛的需求,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重点。团市委正着力构建长效运行机制:通过社群反馈与调研持续跟踪青年需求变化,动态优化课程库,计划近期引入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羽毛球等新课程,拓展服务领域;积极寻求与创新聚集区创咖等更多社会场地合作,破解空间瓶颈;探索建立涵盖课程评估、质量监控与效果反馈的精细化全流程管理体系,提升服务品质,努力将夜校打造成青年“想得到、找得着、靠得住”的“夜归加油站”,为城市注入持久青春活力。

通讯员:方林仙

审核:吕蓉

编辑:李淑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