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交通:久经高温“烤”验,汗水铸就公路担当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赤壁市持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黑色的公路路面在暴晒下蒸腾起灼人热浪。然而,就在这样的“桑拿天”里,公路人依然坚守岗位,用黝黑的脊梁抵御着酷暑的灼烤,用晶莹的汗水守护着农村公路的畅通与安全。

热浪中的“绿色手术”

“这节气杂草疯长,不除净就得挡司机视线。”护路员周敬云说到。夏季草木旺盛,尽管目前的工作调整了夏季作业时间,避开了正午高温时段。但为了确保公路安全,有些工作必须在特定条件下完成,比如喷洒除草剂得选在无风晴天。在公路绿化带里,护路员们有的手持修剪机具与疯长的绿植“较劲”,绿篱机在高温下持续运转,机身烫得几乎握不住;有的背着30斤的喷雾药箱,带子在肩头勒出两道红痕,橙红色的工服后背洇出一圈盐霜。经过修整的稗草混着苍耳倒伏在地,除草剂刺鼻的气味混着暑气蒸上来,他们却坚持每日完成绿化修剪任务,让路肩草皮如绿毯般平整,交通标志始终清晰可见。

沥青上的“道路急诊”

上午十点,压路机的轰鸣声在西杨线县道上响起,这是养护工人们正忙着修补路面坑槽。“夏天修路虽然辛苦,但这时候沥青黏性最好,补上去更牢固。”文飞边说着,边和他的工友们用铁锨翻动150℃的沥青料,滚烫的石料黏着铁锹,铲进坑槽时手腕每翻一次都像在抡铁锤,填入坑槽时热浪扑面。但他们必须抓紧时间,趁着高温将材料摊铺平整,否则冷却后会影响修补质量。安全帽里垫着的湿毛巾早被蒸干,汗珠顺着下巴滴在青烟直冒的沥青上,手背也被晒得蜕皮泛红,他们却仍专注于让每一处修补都与路面浑然一体。

十米外,刚修补好的路面平整如新,塑料锥形桶在烈日下微微发软。村民的三轮车碾过时发出轻快的沙沙声,铁锹刮擦声混杂着压路机的轰鸣,谱成暑气里最踏实的音符。

安全防线的”温情守护”

在赤壁市黄盖湖小学门口,新安装的震荡标线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赤壁市交通运输局联合教育、交警等多部门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中共增设减速带12米、警示标志2块,重点解决校园周边占道经营、违规停车、交通标志缺失等问题。“保障学生出行安全,是我们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人员石荣华说到。同时针对汛期高温多雨的特点,工作人员对地质灾害点和隐患路段开展不间断巡逻,及时清理落石,保障道路畅通。

当养护工人全力守护道路安全时,他们的辛劳也牵动着人心。养护站及时送来了补充的藿香正气水、人丹以及新的草帽、毛巾等防暑物品,并叮嘱大家注意防暑降温。

养路日当午,汗滴筑坦途。赤壁公路人用脚步丈量每一寸道路,用汗水浇灌每一条通途。他们挥汗割草护路肩,让视线更通透;他们俯身修补坑槽,让行车更平稳;他们挺立巡查隐患,让归途更安心。正是这些平凡而坚韧的身影,让赤壁市每条农村公路都始终保持着”畅、安、舒、美”的通行品质。

通讯员:张盈 袁帅

审核:吕蓉

编辑:李淑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