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兴办“百件”实事 提高退役军人幸福指数

在开展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创新开展“兴办百件实事惠民生”系列活动,着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努力解决退役军人急难愁盼,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推进四大“民生工程” 增强“幸福指数”

为进一步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和力度,积极对接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计划,着力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综合楼、荣誉军人康复医院业务综合楼、军人公墓和失能失智康养中心四大“民生工程”项目,着力解决难点、堵点、痛点等问题。赤壁市政府无偿划拨土地建立失能失智退役军人康养示范点,为失能、半失能失智退役军人提供康养服务。目前,该康养中心即将投入服务运行。

赓续红色基因 确保信念坚如“磐石”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丰富载体,开展“追寻先烈足迹、赓续血脉精神”红色宣讲“四进”活动,宣讲红色故事共计6场次。开展“重走红色路,传承红色精神暨‘长江卫士’誓师大会”活动。持续开展“长江护卫”行动,彰显卫士先进本色。举办“红心向党,军魂永驻”书画大赛,较好展示了退役军人精神风貌。推动典型引路,先后挖掘一批先进典型的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张向温被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23名优秀退役军人村、社区书记,53名村“两委”委员纳入退役军人事务综合管理平台。编写《新时代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读本》本土教材,编印成册发给广大退役军人,了解党史、了解本土红色文化,推动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打造红色教育学校。利用红色资源,打造校园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教育,实验中学华舟校区成为全市第一所红色教育学校。

实施“三建三联三助”纾解就业创业难

为推进退役军人有效就业创业,建立“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培训孵化基地,资金“优贷”机制,联合人社、供销、金投等部门,帮助符合政策的退役军人创业提供担保贷款,利息减免等相关优惠,有效纾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难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聘用优秀退役军人企业家担任“就业创业导师”,帮助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帮助400余名退役军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总结“三个三”工作法 实现“和谐建”

为共同维护退役军人的切身利益,在服务中始终做到把接待上访,深入下访、上门家访,融于服务融入日常;把带着深厚的感情、沉重的责任、严肃的政策,让退役军人真切地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把争取政策办实事相结合,用真情铸就和谐。成立退役军人法律援助中心,广泛开展法律援助。

目前,全市共接待咨询人数2300余人次,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通过真诚沟通,亲情关怀,解决问题,从埋怨冲动回归理性化解,有效维护了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拓展健康服务中心功能解决“看病难”

为解决退役军人看病难,成立退役军人健康服务中心,每年为60周岁以上的重点优抚对象免费提供健康体检服务。目前有2000余名现役、退役军人及家属受惠,为全市700余名重点优抚对象进行了免费体检。联合同济赤壁医院、惠民医院、赤壁爱尔眼科医院,深入农村、社区为退役军人义诊、免费送药4000多元。

助提生活质量点亮“微心愿”

深入开展“村湾夜话”、“圆桌会议”、上门走访慰问活动,真心为退役军人排忧解难。共为4000多名复退军人解“四难”,慰问困难退役军人200余人。在包保的河北街社区建立两个“网格”化治理服务点,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所有党员干部下沉,筹措资金5000余元帮助困难退役军人家庭。

打造“1234”志愿服务队 奓实“1+4”服务

成立张富清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和“长江卫士”突击队,立足社会救助、环境卫生整治、重大突击任务三大类志愿服务特色项目,每队联系1名空巢老兵、1名留守儿童、1名残疾人员、1名困难退役军人进行关爱帮扶。共成立了15支张富清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500余名“长江卫士”坚持活跃在防汛哨所、隐患排查、长江维护等方面。

创办“爱心超市”少跑路得“实惠”

创办退役军人“爱心超市”,40家爱心超市(实体店和企业)陆续落地,实现退役军人购物优质、优惠、送货上门,让年老体弱退役军人少跑路。

一枝一叶总关情。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为聚焦办实事解难题,实现对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的快发现、快掌握、快反应、快落实,先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点亮微心愿”等一批实践活动,架起了服务工作者与退役军人友谊的桥梁。举措频推,先后开展了一些让广大退役军人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

来源:通讯员 肖忠红

审核:吕蓉

编辑: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