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融媒体记者 李杰 修照宇
2023年以来,赤壁市以羊楼洞港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统筹客、货、邮三种运力资源,依托市、乡、村三级农村客运线路与三级快递物流体系,开通“定时、定点、定线”的客货邮服务,实现全市运力资源互用互补,有效解决农村物流数量少、分布散、批次多等问题,切实打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最初和最后一公里,助力农村产业发展,在实践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让主题教育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隆冬时节,位于石人泉村的贝贝南瓜基地内,一个个瓜皮墨绿、肉质紧实的南瓜掩映在藤蔓和叶子中。村民们熟练地将南瓜采摘、打包、搬运,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石人泉村贝贝南瓜基地开展规模化、设施化种植,改变了以往的单一分散生产模式,将村民们1497亩土地整体流转,完成“小田并大田”改革1013亩,村民在家门口获得土地分红的同时,还可以得到务工收入,一举双赢保障了村民经济收益。
石人泉村党支部委员邹良英:“老百姓得到两份收入,更加激发了他们关心农事生产的主动性,今年,贝贝南瓜长势喜人,品质上乘,接下来我们就要对接客货邮和供销单位进城销售。”
易伴龙是湖北农政供销联合社驻羊楼洞村级物流点的收货员,每天,他都会将农产品收购价进行公布,村级合作社及附近农户们将农产品送来称重后,就可以点验装车,再通过客货邮专线送进城。
湖北农政供销联合社收货员易伴龙:“我们采取下乡收购的方式,价格方面公开透明,老百姓非常信任我们,同时也为老百姓提供了方便。”
羊楼洞村五组村民熊道英:“原来都是在街上卖,现在在门口收很好,价格也可以,上街耽误时间。”
目前,湖北农政供销联合社已在羊楼洞港小流域沿线百花岭、石人泉、羊楼洞和柳林4个村46个组设有收购点,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农产品走出去卖进城,畅通了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两个“最后一公里”。
石人泉村六组村民熊芬芬:“这样肯定好啊,又方便,他们来就不需要我们跑到城里去了。”
百花岭村四组村民饶望霞:“我们原来吃不完的,就是给鸡给猪吃了,浪费了点,丢垃圾桶了。再以后我就知道了,利用起来卖给下乡收购赚点钱,都很方便的,明年我就打算多种点,增加一点小收入。”
因地制宜的客货邮既带动了物流、客流、资金流,又激活了农村的“沉睡”资产,满载城乡情的客货邮方便、快捷、高效,让老百姓手中的农产品通过客货邮专线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客货邮专线司机沈斌清:“我们驾驶的车辆是客货一体的车辆,前面坐乘客,后面货厢装货物,既满足日常客运,也保障了农村新鲜的产品运至城里。”
农产品进城后,并未结束这段美妙的旅程。卸货后,由农政供应链配送中心统一分拣、农残检验并进行包装,再配送至酒店、商超、学校和老百姓的餐桌。
湖北农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聂洛平:“我们湖北农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生鲜供应链积极融入羊楼洞港小流域综合治理,顺应市场需求,以‘客货邮’融合发展为依托,形成了统一收购农产品,统一运输进城,统一分拣配送的‘三统一’模式,打通农副产品‘最初一公里’。同时,我们承接赤壁市百家生鲜进小区工程,开设农政生鲜超市47家,并开展线上+线下,电商+助农的新营销模式,构建立体式农副产品销售网络,实现了农副产品从基地到餐桌,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助力农民致富和乡村振兴。”
审核:王诚
编辑:刘佳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