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潘家塘碧波荡漾。日前,市委巡察组回访车埠镇芙蓉村时,九组潘大爷指着门前焕然一新的当家塘感慨:“垃圾、臭味全都没有喽!现在推门见绿水,连空气都是甜的,舒坦得很!”盈盈春水泛着春天的新气象。
2024年6月,市委第五巡察组对车埠镇开展巡察,在走访调研芙蓉村九组潘家时,刚进村口,一股刺鼻的味道直冲鼻腔,巡察组循味探去,赫然见一方死水塘出现在居民点房屋后。水塘内护坡下沉,淤泥堆积、垃圾漂浮、杂草丛生,无声地诉说着无人问津后的无奈。
经向村民了解,芙蓉村九组潘家当家塘原是面积1.5亩的民生塘堰,距民居仅10米且承担着农灌功能。因长期管护缺失,加之少数村民生活污水直排,导致塘体淤塞、水体黑臭、藻类疯长、蚊蝇滋生。周边30余户村民盛夏不敢开窗,“守着水塘没水用”的困局亟待破解。
“黑臭水塘紧邻居民区,若不及时治理,不仅影响百姓正常生活,还会损害生态环境。必须认真对待,立即整治。”针对这一情况,巡察组经过研究讨论,立即将有关问题向芙蓉村党支部反馈,督促立行立改,尽快解决水塘污染问题。
在巡察组督促下,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共商共议,制定了整改方案,通过车埠镇党委向赤壁市生态环境保护局争取项目,发动村民以“清淤截污+生态护坡+拓坝植绿”组合拳根治顽疾,埋设大口径生活污水排水管道截断污染源,加固加宽塘坝,环形鹅卵石步道串联新栽的树苗,昔日的黑臭水塘蝶变为干群同心筑造的“生态塘”。
如今,整修过的当家塘生机盎然,几场大雨过后水变清了,臭味消散了,消失已久的鱼儿又回来了。茶余饭后村民聚集在塘边悠闲地聊天锻炼,孩童围着清塘游乐嬉闹,往日的“避之不及”变成了如今的“人气聚集地”。回首望去,欢声笑语一片。
“小池塘连着大民生。我们的巡察工作要将环境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监督重点,将村级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市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讯员:杨远斌 余丹萍
审核:吕蓉
编辑:程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