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建党104周年特辑 | 党徽熠熠映初心 委员履职为人民

李杰 邓琼 朱建军

一枚党徽映初心,一腔热血为人民。政协赤壁市第十届委员会党员委员们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不忘党的宗旨,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本期市政协和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以邓连、李功胜、王迪、方坚坚为代表的《委员风采》——建党104周年特辑。

在基层经纬织就和谐 以委员担当书写青春

——蒲圻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邓连

清晨的陆水湖街道综治中心,谈话声与键盘敲击声交织成独特的晨曲。坐班接访的邓连,正在接待一位来访群众,她认真倾听、详细询问,不时用笔记录。这位思路清晰、说话条理分明的“90后”干部邓连,既是市政协委员,也是群众认可的“调解专家”。两年来,她推动化解矛盾纠纷380余件,化解信访积案3起,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干部的责任担当。

邓连:基层治理就像绣花,既要针脚细密,又要找准纹路。我刚分管综治信访时,面对情绪激动的群众、错综复杂的诉求,也曾手足无措。在其位、谋其职,化解矛盾不光是“灭火”,而是要用政策暖人心、用真情解心结。

2023年盛夏,玄素洞村俞某因交通事故离世,家属因质疑责任认定拒签文书,陷入悲痛与困境交织的泥沼。邓连听闻后,即刻化身希望使者。她一边为俞妻牵线工作、落实低保,联动多方为其女铺就求学坦途;一边联合司法力量,为家属撑起法律后盾,推动事故责任复核。寒来暑往,她用脚步丈量责任,以温情融化坚冰。2025年初,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事故双方最终达成赔偿协议。这场跨越两年的守护,是她用信念与温情,为破碎家庭托起新的曙光。

在政协委员履职中,邓连同样彰显锋芒。赤壁市政协特色活动“委员讲堂”于2022年4月开设,第一堂课程就是邓连分享的《深刻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人提出的要求——争做新时代有担当的新青年》,她表示作为一名年轻的政协委员,更需要有勇于担当的宝贵品质,更好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责。她撰写的《12345热线运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高速公路通行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两篇社情民意信息,因切口精准、对策务实被省政协采用。

邓连:有人说看我经常参加竞各种活动,问我怎么那么有精力?又是如何平衡多重身份的。委员讲堂、政协知识竞赛、菁鹰论坛,每一次参与都是弥足珍贵的经历,人生因奋斗才精彩。在我看来,当好政协委员和当好基层干部的目标是一致的——把群众表情包作为工作风向标。看到剑拔弩张的双方握手言和,比活动获奖更让我有成就感。

夜幕降临,邓连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电脑屏幕上闪烁着新撰写的《网格化治理效能提升工作方案》,是她对基层治理工作的思考。对于未来,这位经常穿梭在村湾街巷的年轻干部目光坚定: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邓连:有人说基层是“磨刀石”,我倒觉得它是“多棱镜”,能照见中国社会治理的细微纹理。我们这代人的幸运,就是能用青春的笔触,在这幅画卷上添一抹温暖的底色。

从接访大厅到委员讲堂,从街头巷尾到政策前沿,邓连以“双向奔赴”的姿态,在基层治理的经纬线上编织着和谐图景。正如盛夏渐次绽放的荷花,她用扎根的姿态、绽放的激情,书写着属于新时代青年干部的履职答卷。


在农田阡陌扎根 于无字书中躬耕

——柳山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李功胜

委员讲堂上,他立足农业发展娓娓道来;菁鹰论坛中,他结合基层工作字字铿锵。他是年轻干部中的佼佼者,是扎根基层的生力军,他就是政协赤壁市第十届委员会委员,柳山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功胜。

2021年,李功胜来到柳山湖镇工作。这位来自文赤壁的武赤壁干部,当时就立下铮铮誓言:沉下心来,虚心学习,朝着文武双全的方向努力进步。

李功胜:当时来到柳山湖镇,组织上让我负责农业线工作,柳山湖镇是典型的农业乡镇,辖区3万亩高标准农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物产丰富,特色种养殖生机勃勃。但群众还需要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服务?成了摆在我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李功胜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农业要做强,服务龙头企业头雁领航是关键。柳山湖镇谈红鳝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顺应市场规律,发展特色水产品种养,实施农业品牌培育计划上,有着较高的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水平。

李功胜:单有一只头雁远远不够,最终还是要去实现群雁齐飞。所以,我耐心同“田专家”协商产业发展,同“土秀才”请教农情农事,从有字之书看起,再到群众中学习无字之书。只有睁大眼睛找问题,迈开步子听民情,沉下身子想办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农业干部。

如今,柳山湖镇的农业正朝着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链条化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迈步。随着李功胜的工作有了新分工,他身上的担子也更加重了。赤壁凯迪电厂由于多种原因停产5年之久,李功胜同领导一道多方协调资源力量,历时1年有余终于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目前企业年产值约1.6亿元,构建起了“生物质—电—热—气—原料提取”的绿色循环产业链。

李功胜:这个过程着实艰难,但想着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秸秆、稻壳等农林废弃物成为“绿色能源”,也能为赤壁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我便一往无前。

当问到李功胜在基层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他的回答十分肯定:潜心学习,涵养服务群众的“底气”;直面挑战,坚定迎难而上的“勇气”;扎根岗位,历练推动发展的“锐气”。

李功胜:我们青年干部身处最好的时代,怀揣理想信念,扎根人民群众,力量便无穷无尽。基层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自己未来的路就能走得更远更稳。


退伍回乡逐沃野 尖兵基层当先锋

——车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王迪

习近平总书记说:“年轻干部,无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经得起风浪考验。”从一名退役军人到农村基层工作,王迪始终用吃苦耐劳、掉皮掉血不掉队的精神续写着为民初心。

2024年7月2日凌晨,陆水水库因持续强降雨导致泄洪流量达到历史极值2510m³/s,黄龙站水位迅速攀升至33.61m,超保证水位1.61m,超越2020年的最高水位,直逼1998年的历史极值。王迪身先士卒,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战斗精神,在暴雨期间,时时放心不下,夜间住到堤坝险情处。

王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鲍家墩管涌点发现严重险情,根据指挥部抢险方案,迅速调度物资机械和人员,争分多秒,分组协作,填装砂石、搬运砂袋,在管涌处修筑围堰并填筑砂石压浸导浸,在迎水面抛填粘土、盖压彩条布封堵漏洞,当晚便有效遏制了险情的发展势头。

退役军人是国家洒向社会的英雄,他们离开军营,走向不同的岗位,却一样保持着奋斗之姿。关键时期顶得上,平日里的王迪同样也是老百姓心中的耐心的“自家人”。

“王迪可是比自家亲戚还周到哦!”这是贫困户李姐对王迪的评价。从2019年“一对一”结对帮扶的两年时光,王迪把李姐一家当自己大姐对待,每年逢年过节上门拜年问候,嘘寒问暖。李姐家庭因女儿身体不好,经常需休学住院,在城中也无住所不方便照顾。王迪听说此事后,帮忙联系房子并每月垫付租金,直到女儿完成学业,同时发动家人一起帮扶,逢年过节送上慰问金和帮扶物资,帮扶鼓励他们保养好身体,坚持学习,共同渡过难关。

王迪:乡镇工作,就是要与群众真心交流,关心生活、尽悉民意、问询诉求,倾听愿景。2021年我调至车埠镇工作,帮扶对象有了调整,但我依旧与李姐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互帮互助,一直保持联系。我认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真心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收获真心。

经济强镇建设是推动强县工程的关键基础,激活镇域经济,是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在车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中,作为镇里协调负责同志,摆在面前的是建设时间紧、占地协调难、征地矛盾多、拆迁阻力大等问题。

王迪:硬骨头怎么啃?“一线协商”工作法来破难题。我以政协委员召集人身份,第一时间召集了政协委员、村组具有代表性的群体,通过村湾夜话、上门入户等方式,公开透明的公示相关政策文件、提请村组群众充分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在协商中真诚互动、反映民意、集思广益,凝聚起全镇人民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目前,园区一期建设已完成,园区产值税收更是翻上一翻。未来,车埠镇以建设经济强镇为首要目标,实施三年产业倍增工程,锚定“一城三中心”总体规划,力争工业产值达75亿元,农业产值达15亿元,商贸物流业产值达10亿元,在乡镇经济发展赛道上争先创优,奋力谱写新时代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王迪:不光要有战斗力,更要有精气神,全力冲刺经济强镇,在全市“聚力冲刺全国百强县,勇当经济发展排头兵”进程中谱写车埠实践新的华丽篇章。


深入基层知民意 主动作为解民忧

——羊楼洞茶场党委书记、场长 方坚坚

2024年,方坚坚从乡镇调整到羊楼洞茶场这个崭新的岗位上,角色与分工有了变化,但面对的依然是人民群众。

羊茶大院是原茶场职工的生活聚集地,由于设施老旧、年久失修,加之管理滞后,居民生活上的矛盾比较突出。

方坚坚:刚来到羊楼洞茶场,对很多情况不怎么了解,同时也得知羊楼洞茶场是一个在2003年经历过改制的单位,情况相对复杂。为了能够更快地熟悉了解羊楼洞茶场的整体情况,更好地开展后续工作,我一来到羊楼洞茶场之后,马上进入角色,积极走访调研茶场4个社区和26家企业,实地了解具体情况。

方坚坚积极向上争取老旧改政策,改造后的羊茶大院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如何引领大院居民修订形成公约,如何引导居民开展自治,成为茶场与社区干部的重要议题。

羊茶社区党支部书记詹宝元:在羊楼洞茶场的领导下,我们以党建引领搭建起自治平台,整合起资源形成多元共治,围绕着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建章立制,引导和培养居民自我服务管理的能力,目前社区的管理水平日渐提升。

羊楼洞茶场工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一头连着茶企业。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羊楼洞茶场松峰社区墨茶公司的松峰山茶文化村项目存在资金压力大,运转困难的情况。方坚坚积极同市政府进行沟通与协调,把土地差额的资金返还给墨茶公司,减轻墨茶公司的资金压力,帮助其恢复正常运转。

松峰山茶文化村项目负责人曾幼林:墨茶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茶场帮助和支持下,解决了经营发展中的实际困难,让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提升服务质效,优化营商环境,同时提升企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是方坚坚一直为之努力的方向。湖北羊楼洞佑香茶业农民合作社项目于2021年开始建设,建设了总面积2398.21㎡的3栋生产车间,并申请了“先建后验”手续,但土地不动产权登记于2024年2月21日取得,未能办理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备案相关手续,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些困扰。

方坚坚:为支持企业发展,我多次到赤壁市高新区协调解决,尽管过程比较漫长,但也终于办好了相关建工和产权登记手续,为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

方坚坚说,做好基层工作,关键要问,要听,要解,作为政协委员,更要发挥好作用,密切委员同人民群众、茶企业的联系,让茶山上,车间里都成为民情茶话室,让问题发现在一线,将困难解决在一线。

方坚坚:让茶企业的生产经营顺起来,让茶农的口袋鼓起来,让茶场群众的生活好起来,就是我为之奋斗的目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