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共青团赤壁市委积极落实“爱心托管班”民生实事项目,全年建立“爱心托管班”78个。同时,吸纳43所高校125名大学生志愿者及12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围绕留守儿童、双职工子女提供安全看护与教育服务,规划特色课程,为1430名留守儿童带去多种课程及活动,积极联合教育、宣传、消防等多个部门,主动对接咸宁蓝天救援队、咸宁青少年宫等社会组织力量,累计开展多元特色活动156场,让托管班成为协同育人、互助成长的实践阵地。
安全筑底:为成长系好“防护绳”
为守护青少年安全成长,赤壁团市委依托45个“爱心托管班”,组织125名志愿者与12支实践团队,将防溺水、禁毒、爱眼护眼及反霸凌教育融入生动课堂。
防溺水课上,案例搭配童趣讲解,救援队员演示心肺复苏并指导实操,“七不准”“四知道”借多媒体鲜活呈现,有奖问答与课后家访织密安全网;禁毒宣传中,动画揭新型毒品伪装,仿真模型前详解“防毒六不要”,互动抢答让拒毒意识扎根;爱眼护眼课堂里,动画科普近视成因,志愿者纠正眼操姿势,趣味游戏传递护眼技巧;反霸凌情景剧拍摄时,孩子们在角色演绎中体验伤害,作品将成为唤醒同理心的教材。一幕幕有温度的活动,为成长之路点亮安全明灯。
艺术赋能:让热爱点亮“创造力”
华中师范大学可鸣思政工作室与追光实践队,在赵李桥镇暑期托管班以艺术为钥,解锁传统文化魅力。游园会上,团扇彩绘让东方美学在孩童笔触间流转,折扇题字让笔墨香里绽放诗与祝福,剪纸摊位上孩子指尖翻飞剪出传统纹样,连石膏娃娃涂鸦也成了色彩创意的乐园,处处是艺术与传统的碰撞。《非遗皮影戏》课堂更见巧思:孩子们亲手制作武松、刘备等皮影,灯光亮起时,幕布上《武松打虎》的灵动、《桃园三结义》的传神,让光影艺术直抵心间。从扇面丹青到皮影演绎,这场艺术盛宴让乡村儿童触摸非遗温度,让艺术之花在乡土绽放。
文化铸魂:用底蕴涵养“精气神”
赵李桥镇羊楼洞暑期“爱心托管班”融志愿者专长与地方特色,开出“荆楚文脉”“红色筑梦”等课程,课堂上“老师,这个我知道”的雀跃声不断,让学习扎实又鲜活。汪家堡社区以“传红色基因”活动贺建军节,讲旗帜深意、述起义壮阔,孩子们争读英雄事,军歌里、画笔下,敬意与护眼关爱同扎根。和尚岭社区“授课+托管”,作业辅导间穿插绘画、游戏,孩子们学得轻松、玩得尽兴;华舟社区泳池里,浪花伴欢笑,孩子们学游泳、做游戏,“会了难题,交了新友”成共识。华新水泥志愿者坚守辅导岗位,解作业难点,消家长顾虑;宣传防溺水知识,借案例让“六不两会”入脑。从课程多元到红色浸润,从文体相伴到安全守护,志愿者用温情与责任编织孩子们的七彩假期。
未来,团市委将从三方面着力推进“爱心托管班”民生实事项目:以制度建设为根基,完善全流程管理体系,落实“四有”标准,筑牢安全防护网,确保托管规范有序;以资源联动为抓手,构建“高校团队支教+教育局阵地支撑+文旅局活动赋能”协同模式,整合支教力量、阵地资源与公共文化服务,丰富课程供给、提升服务效能;以品牌创新为引擎,打造“青心托育·益起成长”特色品牌,通过多平台宣传展示托管动态,培育示范点位、提炼可复制的“赤壁经验”,扩大社会影响。力求让爱心托管成为协同育人、互助成长的实践阵地和规范安全、资源汇聚、品牌响亮的公益名片。
志愿者团队风采展示
武汉大学“向日葵”支教队
2012年至今,武汉大学向日葵支教队每年暑期都会奔赴湖北省赤壁市随阳小学,开启为期数周的支教之旅——这是他们坚守十三载的约定。课堂上满是温情:讲南极科普,带孩子领略世界的奇妙;开展心理辅导,为孩子筑牢心灵防线;讲回信精神,让谆谆嘱托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课余时间充满关爱:队员们走访家庭,倾听村民心声,借风扇改善教学环境,用热情与智慧化解支教艰辛。他们以向阳之态,暖山区少年,在传递爱与温暖的同时,也见证着乡村的变迁与孩子们的成长。
华中师范大学“追光”实践队
2025年7月起,华中师范大学追光实践队来到赤壁羊楼洞村的“爱心托管班”开启了为期20天的陪伴。在此期间,他们陪着70多个孩子和村民过暑假,18位志愿者带来了手工、音乐、舞蹈、美术等课,让孩子们在玩闹里发现美、创造美。这些课就像撒下的种子,让美悄悄住进孩子们心里,陪着他们慢慢长大。孩子们也终将带着这份美的滋养,以更丰盈的姿态探索世界,为未来成长筑牢审美根基。
湖北工业大学“艺馨”志愿服务团队
艺馨志愿服务队的12名跨专业志愿者,带着精心策划的美育课程来到孩子们身边,开启了为期两周的红色文化浸润之旅。他们不仅带来课业辅导、美育教学等丰富内容,更用“七一”主题宣讲、手工相框画制作等活动播撒红色种子,让50多名本地儿童在破冰游戏、趣味英语等互动中收获知识与欢乐。这群志愿者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用连续三年的“三下乡”支教实践,让美育之花绽放在乡村,彰显着新时代志愿者的担当与风采。
武汉工程大学“听涛”社会实践团
武汉工程大学听涛社会实践团在赤壁羊楼洞村开办“心启云智”暑期“爱心托管班”,8名志愿者陪伴20位小朋友度过充实假期。托管班结合志愿者专业优势与当地文化,开设了多元化的基础课程及创新课程:大至“荆楚文脉”文化课、“红色筑梦”思政课,小到“声动赤壁”音乐课、“诗意少年”朗诵课等,做到既“托”又“管”更“教”,让孩子们收获快乐且有意义的假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红船行”志愿服务队/“大风车”志愿服务队
2025年暑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志愿者们分头行动,“红船行”志愿服务队奔赴赤壁市中伙铺镇中学,开启两周支教,他们关注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优化教学方案,护航学生健康成长;“大风车”志愿服务队则走进柳山湖镇团山村,带来彩泥创作、红色故事宣讲等丰富课程,志愿者们还将量身定制的奖品送到孩子们手中。无论是中伙铺镇里的细致筹备,还是团山村课堂上的创意互动,志愿者们都用热忱陪伴着乡村孩子们,把知识、欢笑与爱播撒在夏日里,让孩子们在充实中收获成长。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星火”志愿服务队/“萤火虫”志愿服务队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团队兵分两路,“星火”志愿服务队连续四年赴赤壁余家桥乡村少年宫开展11天“七彩假期”支教,带来高铁发展史、货币演变、非遗皮影等充满巧思的课程,为乡村孩子的假期添上安全明亮的色彩;“萤火虫”志愿服务队则在黄盖湖镇中心学校开设暑期托管班,以安全为核心,构建多维度防护体系,开设急救培训、防溺水演练等课程,还结合铁路专业特色讲解法律知识与铁路科技,用30天的“教育+保障”守护留守儿童成长。两支队伍用专业与热忱,尽显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保驾护航。
通讯员:王子欣
审核:马春霞
编辑:李淑岚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