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随着最后一场心肺复苏实操演练结束,赤壁市红十字会“救”在身边公益大讲堂在人民广场圆满落幕。这场自8月15日起启幕的安全课堂,连续8晚以“专业讲解+实操体验”形式,为纳凉市民传授应急技能,让千余名群众在夏夜的微风里收获守护生命的“硬知识”。
专业师资轮值,8天课程全覆盖
8天里,市红十字会多名专业救护师资轮流授课,课程覆盖日常应急与暑期安全。从心肺复苏“黄金四分钟”操作、气道异物梗阻“剪刀石头布急救”分场景演示,到中暑降温、烧烫伤“冲脱泡盖送”步骤、绷带包扎方法,讲师们以案例代入、步骤拆解让理论“落地”。针对暑期高风险场景,防溺水专题细化到“六不准”原则、同伴溺水的正确施救方式,用真实案例敲响安全警钟。
从“听”到“做”,实操促技能“扎根”
“肩肘腕挺直,按压深度5至6厘米……”22日晚收尾课堂上,讲师正帮助市民调整胸外按压姿势。活动摒弃单一理论宣讲,每堂课留半小时以上实操时间——模拟人、急救包、救生圈等教具摆上台,市民们从“围观”到“上手”,在讲师指导下纠正动作偏差。从生疏按压,到掌握心肺复苏的节奏与力度;从对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手法的懵懂,到熟练操作,每一位参与者都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广场课堂接地气,安全知识“走”近群众
将课堂设在人民广场,贴近了群众,贴合了市民晚间纳凉休闲的习惯,活动每晚7点准时开讲,路过的市民随时可驻足听课,期间不少人还主动记笔记、拍摄演示视频。“急救知识太有趣了,散步就能学,很方便。”放假在家的一名高中生连续听了3晚,还把包扎知识讲给父母听。8天累计吸引超1000人次参与,急救知识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不少家庭更是全家“组团学习”。
“8天的公益讲堂虽已结束,但急救知识的传递不会停。”赤壁市红十字会主要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由赤壁市红十字救护师资轮流授课,既是教学相长的实战练兵,也是对“救在身边”品牌价值的生动实践,让应急救护技能真正成为了市民的“随身安全盾”。
通讯员:车骏
审核:吕蓉
编辑:李淑岚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