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希望 呵护成长——记赤壁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田盛春老师

在赤壁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有这样一位老师——她步履轻盈、笑容温暖,二十八年来始终坚守在班主任岗位上。她,就是田盛春老师。“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这不仅是悬挂于墙的教育理念,更是田老师日复一日的真实行动。她常说:“孩子如花,花期不同。我们能做的,是静心守护、用心浇灌。”

晨光中的守望者:用细节编织成长的锦缎

每天清晨,第一缕阳光刚刚洒落校园,田老师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教室。“要想让孩子守时,老师得先做到。”这句话,她用了二十八年去践行。

讲台上总是放着一个“百宝箱”,里面有针线包、创可贴、梳子等生活物品,还有常备的感冒药。“孩子们在校一整天,难免有小状况,我们要做有准备的老师。”她微笑着说。

在班级管理上,田老师自有“独门秘籍”。她设计的“快乐之星”评比栏,不只关注成绩,更珍视每一个微小的进步——一次善意的举动、一次勇敢的发言,甚至一个灿烂的笑容,都能赢得一颗星星。每个月,她都会自费为获星最多的孩子准备礼物:有时是一本精心挑选的书,有时是一个可爱的文具。

更让孩子们期待的,是每周五的“心灵之约”。这一天,田老师会把办公桌搬到教室后方,每个孩子都可以来找她说“悄悄话”。分享快乐、倾诉烦恼,或只是索要一个温暖的拥抱。这简单而温馨的仪式,成了师生之间心灵的桥梁。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每朵花蕾,都值得绽放

田老师的教育生涯中,有个令她至今难忘的孩子——小雨。因先天性心脏病发育迟缓,说话口吃,小雨常常被同学取笑。田老师没有直接批评,而是精心设计了一堂班会课。

她带来一只破茧的蝴蝶标本,讲述生命成长的不易。当谈到小雨做手术的经历,许多孩子悄悄抹泪。从那以后,再无人嘲笑小雨,取而代之的是理解与帮助。

田老师还发现小雨在绘画上的天赋,特意在教室里开辟“小雨画展”,定期更新她的作品。渐渐地,小雨变得开朗自信,成绩也稳步提升。毕业时,她送给田老师一幅画:田老师牵着她的手在阳光下奔跑。下面是一行稚嫩的字:“田老师,您是我永远的太阳。”

而对那个让不少老师头疼的“调皮大王”小李子,田老师也有一套方法。发现他在运动方面的特长后,她推荐他担任体育委员。运动会上,小李子一举拿下三项冠军。田老师趁势在班会上请他分享心得。那一刻,这个曾经顽皮的男孩脸上,写满了从未有过的自豪与光彩。

课堂上的魔法师:让知识在欢笑中生根发芽

田老师是大家公认的“教学创新达人”。她的语文课从不照本宣科,总是充满惊喜。

有一次上古诗课,她竟把课堂搬到了樱花树下。孩子们伴着飘落的花瓣,吟诵“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那样的场景,成了学生时代最美的记忆。

她自创“错别字大作战”,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掌握汉字规律;“词语接龙擂台赛”,让词汇积累变得趣味横生;“经典诵读汇演”,则给每个孩子闪耀的机会。

她对待教学极其认真。为准备一节市级公开课,她八易教案、试讲十余次。别人劝她“不必太累”,她却说:“孩子们的每一分钟都很宝贵,我要对得起他们的时间。”

这份用心也结出硕果:她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常年领先,多名学生在省级作文竞赛中获奖。但她最珍视的,却是学生写在周记里的一句:“田老师的课,时间过得特别快。”

智慧的引路人: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田老师在班级推行“民主管理模式”、“班干部试用制”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体验管理与责任。曾有一位班长因上课讲话被“贬”为组长,全班哗然。后来这个孩子在作文中写道:“原来职务不是特权,而是责任。”

她还注重班级“软文化”建设:带领学生共创班歌、设计班徽、制定班约……这些活动悄然凝聚着孩子们的心。

她推行的“一对一”帮扶计划,不仅提升成绩,更培养了孩子的责任与友爱。毕业多年的学生回校看望时,总说:“田老师教会我们的,不只是知识,更是做人。”

二十八年来,田盛春老师始终站在教育第一线,用细致的规则守护成长,用宽阔的胸怀温暖心灵。她让教育成为一场静待花开的陪伴,而她,正是那位默默守候的种花人。

她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相框,里面是她带过的毕业生的合影。照片上的孩子们笑容灿烂,如朵朵盛放的鲜花。每张照片背面,都有一行清秀的小字: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独特的花,只要给予足够的爱与耐心,终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芬芳。”

这就是田盛春老师——一位用爱守护花期,静待每一朵花蕾绽放的人民教师。


通讯员:李婧

一审/编辑:王敏

二审:吕蓉

三审:汪仁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