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村:罗氏沼虾——活蹦乱跳的产业升级新路

赤壁融媒体记者 张美玲 孙芬

十几年前,车埠镇芙蓉村就将小龙虾养殖打造成了优势特色产业。如今小龙虾市场日趋饱和,如何在延续传统养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芙蓉小龙虾专业合作社引入罗氏沼虾养殖,经过三年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活蹦乱跳的产业升级新道路。

9月16日上午,芙蓉小龙虾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孝明正与儿子在虾塘捕捞罗氏沼虾。父子俩一人撑船把控方向,一人拉拽虾笼。随着虾笼缓缓收拢,一只只肥大饱满、晶莹剔透的虾被装入盆中。

据芙蓉小龙虾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孝明介绍,大的罗氏沼虾在超市及餐馆的零售价可达每斤60元,而合作社对外批发价为每斤50元。吴孝明强调,该社始终坚持质量优先,确保出产的罗氏沼虾个体规格均匀,单只重量大多维持在1.5两至2两之间。在养殖策略上,由于注重个体大小,合作社适当降低了养殖密度,因此亩产量控制在230斤至280斤之间。

吴孝明是村里养虾的老把式,2006年率先在村里养殖小龙虾,因为效益可观,村民们纷纷加入小龙虾的大规模养殖中。吴孝明牵头成立了芙蓉小龙虾专业合作社,推广稻虾轮作模式,进一步提升养殖效益。近年来,随着小龙虾产量持续增多,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为了突破瓶颈、提高效益,他四处考察学习,最终找到了产业升级的新思路。

芙蓉小龙虾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孝明:根据市场行情和经济的发展,我们采用创新的模式,到处参观考察学习之后,觉得我们养罗氏沼虾也是一个高收益的产业。咸宁农科院带我们到江苏考察学习,通过那次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即使养殖的面积跟外面一个县的养殖面积是一样的,收益却相差悬殊。所以回来后我们摸索探讨,以芙蓉小龙虾专业合作社带头养罗氏沼虾,服务所有有想法搞养殖的村民。

罗氏沼虾为热带和亚热带的虾类,对水温、水流及水中溶氧量等环境变化十分敏感。为给罗氏沼虾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吴孝明通过前期投入,在100余亩的虾塘中加装增氧泵、铺设水管,将水深稳定在1.5米至2米之间;坚持采用天然饵料喂养,从源头保障虾的品质。

芙蓉小龙虾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孝明:由于罗氏沼虾的饵料需要蛋白质高的,早期还是虾苗的时候,我们喂一些饲料,到后期长了一斤有100来尾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喂螺蛳肉,把螺蛳肉搅碎,还能喂鱼。超市都喜欢买我们的罗氏沼虾去卖,因为我们罗氏沼虾增氧的话可以放很多天,成活率高。

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芙蓉村九组村民潘海清去年也尝试养殖罗氏沼虾。起初因技术把控不到位,首次养殖失败。但他没有放弃,在合作社的指导下掌握了养殖技术,再次开展养殖。

芙蓉村九组村民潘海清:我现在养了20多亩,预计总产量有5000多斤。在销售方面,当前主要供应赤壁本地市场,由合作社理事长吴孝明牵头,组织养殖户统一进行销售。潘海清表示,与以往养殖龙虾相比,罗氏沼虾的市场行情更好,预计收益可提高约一倍。

芙蓉村稻虾轮作基地有5000余亩,具有良好的罗氏沼虾养殖基础。该村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罗氏沼虾养殖市场前景广阔,明年计划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养殖,构建特色养殖业发展体系,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通讯员:雷群书

一审/编辑:王敏

二审:王诚

三审:汪仁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