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开放政府食堂的“开明”

邓昌炉

国庆中秋假期,赤壁市政府机关食堂又火了。

继“五一”“端午”火出圈后,这次依旧敞开大门迎游客,18元能选3荤2素,关刀鱼、蒸藕这些本地菜管够,汤品还能免费续,再配上免费的青砖茶、月饼,不管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市民,都一片叫好。

政府食堂向游客开放,看着是件小事,实则藏着一座城市的“开明”——

这种“开明”,体现在把游客的“小事”当成“大事”办。游客出门在外,最愁的就是吃饭怕被宰、停车找不到地儿。赤壁食堂提前10天就开始备战,临时增聘8名工作人员,新购几百个餐盘和餐具,就为了减少排队、保证出餐;知道游客开车来不方便,直接开放食堂停车场,还加了引导员维持秩序;怕有人突发不适,专门备了急救药品和常用设备。这些事看着细碎,却桩桩件件都踩在游客的需求点上,真正是把“让游客舒心”落到了实处。

这种“开明”,体现在不搞“一锤子买卖”,而是做“长久文章”。开放食堂不是节假日的“临时作秀”,从“五一”到“端午”再到“十一”,赤壁不仅坚持了下来,还不断升级服务。更重要的是,食堂开放不是孤立的举措,而是和其他惠民政策拧成了一股绳——机关停车场全免费、开通2条免费旅游公交、轻微违章柔性执法,从吃饭到停车,从出行到游玩,形成了一套“全链条”服务。这种“连点成线”的用心,比单开一个食堂更显诚意。

这种“开明”,体现在放下“机关架子”,主动贴近群众。过去不少人觉得政府机关是“禁地”,但赤壁市打破了这种距离感——食堂里没有特殊待遇,游客和工作人员吃一样的菜;门口的红色指引牌、工作人员的微笑引导,没有半点“高高在上”。本地市民王佳带着孩子常来,说“这里像自家食堂一样亲切”,游客小闫专程打卡后说“没想到政府食堂这么接地气”。这种“不把自己当‘特殊单位’”的态度,正是“以人民为中心”最直白的体现。

如今不少地方都在琢磨怎么做好旅游服务,赤壁的做法提供了很好的启示:真正的优化服务,就是要多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把游客的“吃饭问题”“停车问题”当成自己的事,把能做的小事做实、做细,就能暖了人心、攒下口碑。诚如赤壁市敞开的食堂门,不仅让游客尝到了“赤壁味道”,更让大家看到了一座城市的开明和善意。

来源:掌上咸宁

一审/编辑:周姿

二审:吕蓉

三审:马春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