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融媒体记者 吴杰
近年来,赤壁市在茶叶种植、加工工艺、品质检测、产品外观等环节持续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大数据平台,数字化、智能化全面赋能茶叶生产、加工及销售流程,倾力打造“赤壁青砖茶”公共品牌,吸引了众多从业者加入,形成了从一片叶到一条链的产业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展览厅里,桌子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茶产品,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外形酷似巧克力的茶包,这些茶包是即冲即饮类型的冷泡茶包,非常方便快捷。此外,桌上还有许多精致可口的茶点,这些茶点做工精美,与茶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展览厅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超凡:我们做过市场调研,很多的人看到传统的两公斤的茶砖就无从下手的感觉,不知道怎么样去更好地冲泡它,所以我们必须破壁,但是破壁它不是降低品质,而是改变形态。你看这一种,它比较小巧,一泡就正好可以放在保温杯里面,随行随走,像喝咖啡,像喝散茶一样,比较简单。同时,我们还开发了茶食品、茶面膜,让茶从单一的喝变成了吃用品全方位的一个体验,核心就是一句话,希望让更多的人、更多的年轻人爱上喝赤壁青砖茶。

这场始于产品端的“微创手术”,效果立竿见影。目前,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便捷化新品已占据该公司茶叶销量的六成,让赤壁青砖茶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具备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为整个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赵李桥茶业有限公司车间的清洁生产线上,十来名工人正在熟练地进行茶叶加工。早年间,这家企业仅仅是一个规模较小、设备简陋的家庭作坊式茶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赤壁青砖茶区域公共品牌的打响,这家传统的茶厂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如今,它已经成功转型为符合现代标准的清洁化生产车间,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极大地改善了茶叶的品质与卫生条件,使得企业在保留传统制茶技艺的同时,展现出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独特魅力。
湖北赤壁赵李桥茶业有限公司销售主管周清:变化是全方位的。以前我们是自己做茶,自己找销路,品牌也不响,价格也上不去,自从我们加入了这个公共品牌之后,首先我们这个产品的质量,是按照公共品牌来生产的,品质上有很大的一个提升,第二个就是市茶业协会,包括市政府也经常组织我们去外面去参展,对我们产品的展示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帮助。

赵李桥茶业有限公司的改变是赤壁茶产业发展的缩影。为切实加强赤壁青砖茶区域公共品牌打造,赤壁市从标准、检测、质量三个方面下功夫,形成了一套规范的赤壁青砖茶产业链全过程技术、管理标准,并联合省、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定期抽检产品质量,为每一块砖茶“赋码”。同时,积极推动茶企抱团发展,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全力推动赤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作战”,区域公共品牌犹如一面鲜明的旗帜,凝聚了原本分散的力量,形成了显著的规模效应和品牌影响力。在湖北茶发集团的大数据驾驶舱监测平台上,温度、湿度、土壤墒情、茶叶生长及销售数据一应俱全,清晰可见,使得区域公共品牌这面旗帜的形象更加直观鲜明。
赤壁青砖茶产业供应链公司负责人王沛熙:赤壁青砖茶产业供应链服务平台就是“神经中枢”,它能告诉茶农什么时候采摘最好,告诉企业哪类产品最畅销……从茶农到茶商,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将“耕、种、管、收、储、运、销、融”全产业链深度串联,集中仓储保障品质、智能调度优化资源、统一物流降本增效,更借力电商平台打破地域限制,这片叶子能串起的,是整个区域的未来。
从数字化种植到智能化加工,再到时尚化营销,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目前,赤壁青砖茶全产业链产值已突破183亿元,“赤壁青砖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1.29亿元,稳居全省茶叶品类首位。
一审/编辑:李淑岚
二审:王诚
三审:陈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