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老促会全力护航“诗韵老区 向红而行”采风创作活动

11月17日,咸宁市老促会携手咸宁市诗词楹联协会以“诗韵老区 向红而行”为主题的采风创作活动走进赤壁市。采风团一行40人深入赤壁,探寻红色记忆,汲取创作灵感。此次活动,为诗词爱好者们提供了一次沉浸式的红色文化体验,彰显了赤壁市在红色文化传承与弘扬方面的不懈努力。

红色地标:历史回响,精神丰碑

这次采风活动,先后参观考察了鄂南秋收起义会议遗址、赤壁市烈士陵园、枫桥烈士陵园、枫桥苏维埃政府遗迹以及漆昌元烈士故里等红色地标。

鄂南秋收起义会议遗址,坐落于莲花塘村石家,一幢历经百年风雨的砖木四合院老房,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历史。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赤壁市烈士陵园始建于1986年,占地面积达61260平方米,是省级烈士陵园。众多革命先辈在赤壁留下了光辉足迹。从1925年到1949年,赤壁市共有革命烈士1472名。

枫桥烈士陵园长眠着革命火种的传播者侯矩芳、参加了南昌起义的红二师师长汪子霞和十八烈士,枫桥地区有460多位烈士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踏入陵园,庄严肃穆之感扑面而来。枫桥苏维埃政府遗迹作为大革命时期的重要政权机构所在地,这里见证了兵器制造、蒲圻中心县苏维埃政府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召开,是土地法、婚姻法的践行地。侯矩芳烈士和十八烈士在这里英勇就义。

漆昌元烈士故里,漆昌元是蒲圻县第一任县委书记,1904年8月22日出生于湖北省赤壁市上寺团山里漆家庄(现中伙铺镇杨家岭社区24组)。1924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他组织进步学生成立“蒲圻学会”等社团。他受董必武派遣回蒲圻发展党员,成为当地党组织创始人。汪精卫背叛革命后,他以国民党鄂南巡视员身份掩护党员撤退。1927年9月任鄂南农军第一路军总司令,率部参加秋收暴动,1927年9月10日在“新店事变”中不幸牺牲,为革命事业奉献出了年轻生命。

诗词爱好者称赞:细节之处见精神

采风过程中,咸宁市诗词楹联协会的诗词爱好者们对赤壁市老促会和诗词楹联协会的接待给予了高度评价。从资料准备的精心程度到讲解服务的专业水准,再到行程安排的细致周全,每一个环节都让诗人们感受到了赤壁市对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视与细致周到的服务。

精心编制了三万多字的《赤壁市1925到1949年的革命历史资料汇编》和六本相关书籍,为大家深入了解赤壁红色历史提供了详实的依据。六本书籍包括《枫桥 红色革命摇篮》、李满林会长任赤壁市政协主席时主编的《中国作家写赤壁》《中国诗人咏赤壁》《赤壁人文读本》以及赤壁市诗词楹联协会编的两本书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赤壁的文化底蕴和红色魅力。

每到一处红色参观点,都有专业讲解员详细地解说。讲解员们不仅具备扎实的历史知识,还能结合现场环境,将革命故事娓娓道来,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同时,工作人员还适时介绍老促会在咸宁市老促会和赤壁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如,积极推动枫桥烈士陵园改扩建,争取省级陵园称号;2023年11月,赤壁市政府投资100万元,迁走枫桥烈士陵园内的铁塔;投资800多万元拓宽进出枫桥村的6.8公里道路;经常到老区调研;“搜集革命史”专班活跃在革命老区;每年组织送医送药、送文化春联下乡活动,慰问困难党员群众和贫困学子等。这些举措,让采风团深刻感受到了老促会在传承红色基因、助力老区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筹备执行:精心谋划,高效落实

为了确保此次采风创作活动顺利进行,赤壁市老促会在接到咸宁市老促会通知后,会长李满林即明确要求,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安全有序,确保采风创作活动顺利开展。并先后两次主持召开碰头会。副会长戴富璆、万谦等同志各负其责,与市委组织部、退役军人事务局等相关部门衔接,确定接待方案,精心准备,从资料发放到讲解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无缝衔接、高效有序。老促会工作人员还积极与诗词爱好者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调整完善服务内容,确保大家全身心投入到采风创作中。

此次“诗韵老区 向红而行”采风创作活动在赤壁市的顺利开展,通过诗词爱好者们的生花妙笔,赤壁的红色故事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红色精神将激励更多人奋勇前行。赤壁市老促会和诗词楹联协会表示,将继续加强合作,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为推动赤壁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助力老区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通讯员:戴富璆

一审/编辑:舒勤

二审:吕蓉

三审:马春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