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融媒体记者 丁铮铮 覃亚丽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赤壁市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将设施农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政策扶持与技术投入,推动设施农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赤马港街道黄龙社区的湖北亿凤生态养殖有限公司里,一座现代化养殖大棚内,数万只鸡喧嚣吵闹声不绝于耳。现代化大棚、自动化设备让这数万只鸡只需要一个工人就可以管控好。工人一键按下按钮就可进行喂饲料、调节室温、清理粪便等工作,养鸡效率大幅提升。
湖北亿凤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宇:优势就是人工用得少,鸡更好养一些,比如说它采食、饮水都是自动化,这样鸡吃的喝的都很干净,再一个我们鸡舍里面是恒温的,鸡通风效果好,鸡长得好健康不会得病。

在黄龙社区从事养殖业的还有丰晖达牧业的余飞,在了解到现代化养殖、自动化设备的优势后,余飞立即投资将原有的老旧养殖鸡舍换成了全自动化智慧养殖鸡舍,实行轮换养殖模式,养殖效益得到了提升。
丰晖达牧业负责人余飞:新厂房是去年新建的,今年开始投产的。以前主要靠人工,现在全部是自动化的,像捡蛋、出粪都不需要人工的,全部是自动化,效率全部都提高了,鸡蛋也比以前更环保卫生了。目前每天产蛋有差不多60箱,一箱蛋是360颗。

大棚的快速发展,让赤壁冬季也闻瓜果香。初冬时节,寒意渐浓,赤壁镇九毫堤村辣椒基地的大棚内却是一片生机盎然、暖意融融的景象。绿油油的辣椒挂满枝头,村民们在棚里正忙着采摘、分拣、装袋,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辣椒基地负责人徐磊:我们现在大概有三四十个辣椒棚,每天有二十个人做事。从七八月份就开始上市,一直可以卖到12月份。一个棚的辣椒产量大概在三四千斤,一个棚的效益大概有七八千块钱。

徐磊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当家,通过投资发展设施农业,建设各类蔬菜大棚解决冬季农业难题,让基地从此告别靠天收,实现一季多收、四季有产。
辣椒基地负责人徐磊:我们从2013年就开始做农业,开始是小拱棚,到这种简易的大棚,再到联通大棚。每年赚点钱就慢慢投进去,每年政府还有政策支持,再慢慢地扩大。我们的大棚有滴灌、喷灌,还有水肥一体,因为农业的风险本来就很高,有农业化设施就比较有保障一点。
近年来,赤壁市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把“资源”变成“资产”,通过丰富设施农业产品种类,整体提升品牌影响力,提升设施农业综合效益,形成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及品牌化营销的发展格局,让设施农业成为农民致富增收、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一审/编辑:李淑岚
二审:王诚
三审:陈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