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激发渔业发展潜力 特色水产助力乡村振兴

赤壁融媒体记者 张美玲

近年来,赤壁市依托优良的水域资源,以“多村一品、数乡一业”为发展方向,不断优化渔业结构布局,推动特色水产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持续激发渔业发展潜力,特色水产助力乡村振兴。

茶庵岭镇青石桥社区一组的丰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水车式增氧机24小时不停运作,为池中的鳗鱼提供充足氧气,鳗鱼形似游龙在水中欢快游动。鳗鱼养殖多在沿海城市,2022年,00后小伙苏翼与合作人经过精心考察,选择落户赤壁发展。

丰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苏翼:赤壁的气候非常适合鳗鱼生长,四季分明,水温适合,尤其适合美洲鳗的养殖。同时当地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也比较大,营商环境良好,这也增强了我们落地发展的信心。

公司采用国内最新的“种养一体化”特种水产循环水创新养殖模式,实现养殖尾水的资源化利用。当前公司年产量约300吨,产值可达4000万至5000万元。

丰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苏翼:未来我们想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同时推进产业的延伸,发展鳗鱼产业加工,提升附加产值。用新的理念、技术和模式去重新定义农业。我们不仅要做好产品,更要推动农业走向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

在柳山湖镇柳山村湖北谈红鳝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网箱排列如阵,这里就是“80后”新农人谈红打造的“水中黄金”王国。谈红15岁随父亲学习水产养殖,在外积累经验和资金后,回家发展黄鳝养殖。为了解决自然繁殖鳝鱼苗种紧缺的难题,他带领团队历经1000多次试验,于2021年底成功实现黄鳝苗种人工繁育,苗种受精率达80%以上,孵化率、成活率达90%,有效填补了咸宁市鳝鱼人工繁育的空白。

湖北谈红鳝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谈红:我们的基地现在养殖方式有仿生态繁殖、人工繁殖、四季恒温养殖和外塘养殖4种。目前为止,我们繁殖基地在咸宁是首家,也是规模最大的,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

公司鳝鱼养殖基地总占地面积680亩,实现了增氧、供水、净化、投喂、排污、病害监测预警全过程管控,年产值达5000万元,累计培训鳝农800多人次,吸收30余名周边村民务工,年人均纯收入增长约1万元。

鳗鱼、黄鳝养殖取得的亮眼成绩,是赤壁市渔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缩影。近年来,赤壁市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18.83万亩,构建起常规鱼类健康养殖示范、名特优高效养殖、休闲渔业养殖三大特色区,建成连片规模10000亩以上优质水产品生产示范基地4个,打造推出了“陆水湖”刁子鱼、“马狮湖”生态鱼、“虾醉仙”小龙虾、“龚嫂鱼糕”等优势品牌。

产业升级带动了渔业经济的持续增长,2024年,赤壁市水产品产量达8.73万吨,渔业产值24.9亿元,渔业综合指标位列全省第25位。其中,小龙虾养殖面积26万亩,年产值10亿元,排名全省第12位;黄鳝养殖面积2.9万亩,产值4亿元,排名全省第6位。赤壁水产正释放着满满活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一审/编辑:舒勤

二审:王诚

三审:马春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