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学生亮起希望之星,让每朵浪花拥有澎湃力量!”是孙敏锐老师从教27年的生动注脚。孙敏锐,现赤壁市第一初级中学语文教师、赤壁市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她自1998年踏上教育岗位以来,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用爱心浇灌教育,以匠心雕琢课堂,以奉献诠释责任。她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以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艺、创新的理念和无私的奉献,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成为学生、家长和同事心目中的楷模。
关爱学生,点亮心灵灯塔
“教育是爱的艺术,教师是爱的使者。”孙敏锐老师始终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教育信条。她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言行垂范诠释师者担当。在日常教学中,她坚持“严慈相济”,既严格要求学生,又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与信任。面对早恋、叛逆等青春期问题,她从不简单批评,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谈心,用亲身经历和名人故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情感与成长。2023年,刘同学成绩下滑,孙敏锐老师发现问题后,一方面找该生谈心,一方面坚持每天课后为其辅导功课,并利用周末带该生参与读书会、参观博物馆,最终帮助刘同学重拾自信。
孙敏锐老师坚信“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她用细腻的关怀与智慧,为学生的成长撑起一片晴空。她为学生建立起“个性化成长档案”,为后进生量身定制出学习计划。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她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对一”辅导,并设计“阶梯式练习”逐步提升其能力;针对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她通过“每日进步打卡”、“趣味积分奖励”等方式激发学习动力。2024年,王同学因沉迷游戏成绩垫底,孙敏锐老师通过引导其参与课本剧创作,逐渐激发其学习热情,帮助王同学最终考入重点高中。
孙敏锐老师常说:“教育不是选拔,而是让每一颗种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她注重家校共育,每学期组织“家长课堂”和“亲子共读”活动,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帮助数十个家庭改善了亲子关系,被家长称为“最暖心的语文老师”。疫情期间,她化身“主播”,精心制作微课80节,累计线上答疑120小时,被学生亲切地称为“云端点灯人”。
创新教学,打造活力课堂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行家里手”, 孙敏锐老师始终保持着对教学的热忱与钻研精神。她深谙“语文是生活的艺术”这一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与情感碰撞的舞台。27年来,孙敏锐老师始终深耕教材,倾力打造精品课堂。她坚持“一课一得”的教学原则,深入研读教材,结合学生认知特点设计教学方案。在讲解《孔乙己》等课文时,她组织全班学生自编情景剧剧本,安排学生分角色演绎,让学生在表演中深刻理解了人物命运与社会背景;在教授古诗词时,她引入“飞花令”、“诗词接龙”等游戏,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她的课堂多次被评为校级“示范课”,并被邀请在校际教研活动中展示。27年来,孙敏锐老师能够以生为本,悉力激发自主学习。她倡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推行“小组合作+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初中多部名著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她让学生自主设计任务卡,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创作连环画、举行辩论赛等方式深度研读文本,学生的阅读报告多次被搬到全市语文研讨会。27年来,孙敏锐老师积极拓展实践,努力让语文扎根生活。她多次组织学生参与征文比赛、经典诵读、街头采风等活动。她还将课堂搬到社区,带领学生为孤寡老人写春联、为旅游景点设计解说词,让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近年来,她指导的学生在各级各类作文大赛中获奖近50人次,她本人也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孙敏锐老师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先进工作者”等。
钻研教学,推动学科发展
作为赤壁市第一初级中学的语文学科带头人,孙敏锐老师坚持以学习去夯基,不断提升自我;坚持以教研为引领,不断成长进步。27年来,孙敏锐老师始终保持着业务学习的热情:她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和学术研讨会,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她坚持阅读教育类书籍和期刊,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她坚持撰写教学反思、教育随笔,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至今,孙敏锐老师已累积各类学习笔记本近百本。多年来,孙敏锐老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探索和总结;她参与的市级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已圆满结题;她所撰写的论文亦有多篇获奖或被刊发。近年来,孙敏锐老师主动学习和使用数字技术资源,赋能初中语文教育的创新发展,使初中语文教学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正积极打造着语文快乐课堂。孙敏锐老师在提升自我的同时也不忘带动团队共同成长,三年前,她在担任“青蓝工程”指导教师之后,通过示范课、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方式,帮助了10多名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她所指导的青年教师中,有1人获咸宁市教学比赛一等奖,3人被评为赤壁市级骨干教师。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孙敏锐老师用27年的坚守与热爱,在教育的沃土上播撒希望的种子,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诗篇。她始终坚信: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激励和点燃,未来她将继续以赤诚之心守护教育初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
通讯员:刘騉
一审/编辑:舒勤
二审:吕蓉
三审:汪仁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