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广纳贤才“链”就高质量发展

赤壁融媒体记者 吕蓉 通讯员 任志

“从实验室到产业园,我真切感受到了赤壁的创新活力。”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史娟在参加完“高校英才赤壁行”活动后感慨道。今年7月,她和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120名师生一起,走进赤壁市的重点企业和研发平台,与赤壁市政府有关部门开展深入交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高校英才赤壁行

史娟的体验正是赤壁市人才工作从“纸面”落到“地面”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赤壁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通过搭建平台、创新机制、优化服务,构建起“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智力动能。

平台赋能,打造人才集聚强引擎

赤壁市深知,吸引人才需要高能级载体。该市投资3亿元建成全省首个县级综合性科技研发服务机构——赤壁市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创新推出“政聘企用”引才模式,统筹200个事业编制灵活引才。目前,该院已集聚外聘专家教授35人、全职博士15人、硕士27人,成功引进藻蓝生物、生合元等20余家高科技企业,新增产值近10亿元。

咸宁中试谷赤壁基地

更大手笔的布局正在展开。投入3.3亿元建设的咸宁中试谷赤壁基地,已成功引入武汉大学龚健雅院士团队,共建智能无人系统测试基地和低空经济创新研究院。今年6月,武汉大学·咸宁低空经济创新研究院正式签约落户,计划引入20余家高科技企业,与10所顶尖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预计突破50亿元。

机制创新,激活人才发展一池春水

有了平台,更需畅通人才价值实现的通道。赤壁市以机制创新破解人才发展瓶颈。

——推行“揭榜挂帅”。围绕产业技术瓶颈发布攻关需求75个,组织26个科研团队集中攻关。万皇地下矿区巷道智能无人驾驶运输车辆项目等10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高研院实验人员做实验

——选派“科技副总”。从高校选派57名硕博人才到人福药辅等重点企业担任“科技副总”,累计推广新技术91项、转化成果120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96亿元。

——创新金融支持。实施科创项目资金“技术总长”负责制,列支科研经费1.5亿元,整合资金7.4亿元,推出“青创贷”等20余个金融产品。

这些举措让人才的智慧结晶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今年,赤壁市7家企业入围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其中卫汉科技、叁生万物两家企业荣获大赛二、三等奖。

服务暖心,营造近悦远来好生态

引才留才,需要城市的温度。赤壁市构建了“人才公寓+购房补贴+租房补贴”安居体系,按“拎包入住”标准建成山水田园式专家庭院50套、人才公寓540套,每年兑现人才补贴近500万元。建立人才分类支持政策,推行“赤壁人才卡”,提供八大类45项服务。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服务的细节更见诚意。在9月“湖北人才周”期间,赤壁开展六大系列活动,邀请龚健雅院士团队开展学术讲座,组织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来赤壁调研,开展产教融合聘任兼职教师,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健康体检,组织医疗专家基层义诊,举办青年人才联谊交友。从工作到生活,从健康到情感,全方位营造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

一审/编辑:周姿

二审:王诚

三审:汪仁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