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融媒体记者 周蜜 张美玲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充电服务保障与绿色能源利用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赤壁市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技术创新为驱动,全力推进光充储一体化项目建设,通过深度融合光伏发电、储能系统与智能充电网络,构建清洁能源闭环利用体系,书写便民服务与绿色发展双向答卷。
9月18日上午,市民王先生驾驶新购置的新能源汽车驶入赤壁北站光充储站。从停车、插枪到扫码支付开启充电,全程不足一分钟。“我的店就在附近,来这边充电方便又快捷,一二十分钟就能充满。”王先生的感受是该站点便民服务的生动写照。
作为赤壁市首个光充储换电示范站,高效服务背后是硬核技术支撑。站点可同时满足66辆车充电需求,单枪最大输出功率达120千瓦,1小时充电量达600千瓦时,实现“充电1秒1公里、5分钟完成车辆补能”的极速体验。除快充优势外,站点更以“多站合一”模式延伸服务链条,配备超充液冷设备、生态停车位、全自动洗车机及服务中心,实现“充电+休闲+服务”一体化,日均服务车辆超200辆。刚充完电的吴女士赞不绝口:“空间大,服务好,充电洗车一站式解决,希望市里多建些这样的站点。”
赤壁北站示范站的成功运营,是赤壁市光充储一体化项目建设的缩影。该项目是湖北省首批集“光伏发电-储能调节-充电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新能源基础设施工程,总投资1.49亿元,由赤壁城发智慧停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主导,计划覆盖全市48个公共停车场,配备360台直流快充桩。
当前,项目其他站点的建设也正在加速推进。赤强驾校光充储项目现场,一排排崭新的光伏板已整齐铺设在停车棚和办公楼顶,工人们正抓紧进行光伏车棚钢结构焊接及防腐处理。据了解,该站点投资约370万元,配备交流桩10台、400千瓦时超充桩2台,预计光伏装机容量600千瓦时、储能容量510千瓦时。项目负责人金庭威介绍,该站点已完成土建基础施工、光伏车棚安装和办公楼屋面光伏安装,下一步将进行屋面光伏安装和充电设备调试,建成后借助光伏发电与储能峰谷调平技术,可实现降低用电成本、提高充电利润的双赢。
赤壁城发智慧停车公司负责人定晓丹表示,下一步将按计划在城区及乡镇部署12个“光充储”一体化站点,全面配备充电桩、光伏车棚、屋面光伏等设备,形成“城区3公里、乡镇5公里”充电服务圈,破解充电难题,助力新能源汽车下乡,为赤壁市光充储项目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项目投运后,将为赤壁绿色低碳发展带来显著效益,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3500吨,相当于种植19万棵树;通过光伏发电替代传统火电,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26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10吨,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大数据预测用电负荷与光伏发电量,动态调整储能充放电策略,实现“低谷储电、高峰放电”,可降低用电成本20%以上。
通讯员 王丽燕 宋丹
一审/编辑:周姿
二审:王诚
三审:汪仁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