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融媒体记者 钟晓阳 周蜜
9月23日,赤壁市举行“家校社协同育人”新闻发布会,介绍在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中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生态的经验做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是民生之基,关乎千家万户和民族未来。要把孩子培养好,必须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今年以来,赤壁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径,确立“发展共商、资源共享、安全共护、文化共融、教学共促、困难共帮、效果共评”的“七共”育人理念,将“为每个孩子创造优质成长环境”作为根本目标,引导学校、家庭、社会从“各干各的”变为“协同作战”,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作为”,真正形成“1+1+1>3”的育人合力。
主要举措:一是加强与家长沟通,组织各校开展全员“家访”,全面摸清学生家庭生活状况,引导家长用更多时间陪伴孩子,营造良好家庭成长氛围。二是办好“家长学校”,举办“家长大讲堂”活动,邀请心理学专家、优秀班主任授课,以及请有经验的家长现身说法,帮助更多人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改善亲子关系。三是用好社区资源,扎实做好假期托管、免费午托、课后托管和周末兴趣班等服务,开设作业辅导、兴趣培养、实践体验等课程,既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减轻家庭负担,也保障学生假期安全、充实。
在取得一定成效基础上,赤壁市积极谋划试点推广,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全域覆盖,选取营里学校、营里社区及大桥社区,把“七共”理念变为具体行动。在发展共商方面,建立学校、社区和家长每月会商机制,一起商量解决“学生放学无人接”“学校教学怎么监督”等21个实际问题;在资源共享方面,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免费开放给学校用,学校也把运动场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在安全共护方面,学校联合社区、家长、志愿者等,每半月一次检查校园周边环境;在文化共融方面,校园和社区传唱《同一个家》歌曲,举办“共度端午”、“共迎‘六一’”等活动,激发学生、市民热爱家乡共护学校的情感;在教学共促方面,实行开放课堂,家长、社区代表随时“推门听课”,并提出意见建议;在困难共帮方面,发动企业、爱心人士结对帮扶困难家庭;在办学共评方面,每月邀请家长代表、社区居民代表参与对学校的评价,共同发力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审/编辑:李淑岚
二审:王诚
三审:汪仁敏
请输入验证码